青岛农业大学穆平课题组揭示tae-miR9668负调控TaRPM1-1A提高小麦耐盐性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挖掘耐盐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培育耐盐小麦品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青岛农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挖掘耐盐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培育耐盐小麦品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因子,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青岛农
为扎实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9月25日,青岛农业大学在虹子广场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学校相关负责人与相关地方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交流,详细了解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以及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等,全力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
9月15日至19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承办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高级研修班暨‘学术山东2025’:社会科学名家指导课”在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的40余名青年学者及省社科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齐聚青岛农大,围绕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关键作用。蚜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直接导致减产,还能传播病毒,严重威胁小麦的安全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 (Bt) 所产生的杀虫晶体蛋白,是目前农业害虫防治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表达Bt蛋白的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6日讯日前,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参加阅兵学生返校欢迎暨2025年秋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热烈欢迎参加九三阅兵仪式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齐李晨、刘容秀同学返校学习,并与地方武装部门和学生亲属一起,共同欢送应征入伍的新兵同学。校党委书记潘军,城阳区委常
九月的风带着清爽的气息,梧桐叶染上浅浅的黄,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在这样的日子里,教师的身影为秋天的青岛农业大学,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温暖。
迎新期间,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隋国武,莱阳校区党总支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白连万,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校领导杨同毅、刘家尧、张照辉、李泽坤、邹吉文深入新生报到现场,实地了解服务保障、安全管理、绿色通道等工作开展情况,热情迎接2025级新生,慰问迎新现场工作人员和学
种植基地里,“浩丰T202”番茄已装满冷链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大商超;产业园里,院校与企业协同攻关育种难题;育苗大棚中,科研人员呵护着适配农机的定制种苗……这一个个生动场景,是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以“一粒种子”为支点,撬动农业产业加速转型的鲜活注脚。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绿染塞罕,林韵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开启以“弘扬塞罕坝精神、调研生态环境、宣讲环保理念”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年智慧。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场上,有多名青岛学子的身影: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33班的李子菡同学参加阅兵方队;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齐李晨作为民兵方队队员兼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7月28日至8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春蕾之翼”赴胶州实践调研团在胶州市洋河河西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以专业的知识和满满的爱心,为孩子们带来了涵盖科学、艺术、环保、健康、心理等多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7月28日至8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春蕾之翼”赴胶州实践调研团在胶州市洋河河西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以专业的知识和满满的爱心,为孩子们带来了涵盖科学、艺术、环保、健康、心理等多
种植基地里,“浩丰T202”番茄已装满冷链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大商超;产业园里,院校与企业协同攻关育种难题;育苗大棚中,科研人员呵护着适配农机的定制种苗……这一个个生动场景,都是以种业振兴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暑期实践是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一环。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实践队走进张楼镇,开展了一场集公益服务与社会调研于一体的“三下乡”活动。大学生们通过安全知识宣讲、文化互动、实地参观等形式,触摸民生温度,深切感受到了家乡在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中的蓬勃活力。
6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首届“秾华嘉会”毕业欢乐节开幕,活动以“游园会+花车巡游+歌会”的全新模式,为毕业生打造了一场融学科特色、科技魅力与青春情怀于一体的沉浸式青春告别礼。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活动,与万余名师生共赴这场“农大浪漫”。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昊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3.2)发表了题为“Smart fluorescent bio-inks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绍兰/程晨霞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alcium disrupts CML38/WRKY46-NAC187-CCR cascade to inhibit the format
为深化校地融合、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与人才优势,联合莱阳市希望心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打造“恐龙心理小剧场”沉浸式心理教育项目。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心理育人、服务润心”为引领,依托应用心理学专业力量,将抽
5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聚焦报道青岛农业大学乐陵科技小院学生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在助力农民科学种田的实践中锤炼兴农本领,推出专题节目《金色的青春》。德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关注小院学生把论文写进万亩良田的故事。
近年来,夏甸镇与青岛农业大学一直保持深度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实习大学生展开研学交流实训实战活动。通过实践课堂所学,交流技术成果,夯实思想根基,有效发挥“院地共建”实效,实现课堂知识和现场实践的有效结合,为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发展动力。